-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是产能去化的核心标志。截至2024年4月,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降至3986万头,较2022年12月高位(4390万头)下降9.2%,这直接引发未来6-10个月的生猪供应量收缩,推动供需格局向紧平衡转变。
- 根据历史规律,能繁母猪存栏去化幅度超过8%即可触发猪周期反转。当前去化幅度已接近10%,为猪价中期上涨提供基础支撑。
- 被动淘汰:养殖亏损(2024年猪价一度跌破12元/公斤)和疫病风险(如北方非瘟疫情导致淘汰母猪价格暴跌)加速中小散户退出。
- 主动调整:头部企业为优化现金流主动降低母猪配种率,如2024年一季度母猪配种率同比降幅超15%。
- 供应压力缓解:2023年5-11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下降,对应2024年二季度后生猪出栏量逐月递减。叠加春节后二次育肥需求启动,短期猪价或触底反弹。
- 情绪修复:仔猪价格暴跌(2024年6月仔猪均价216元/头,较年初腰斩)反映市场悲观预期,但若产能去化持续,投机性补栏可能推升价格。
- 周期反转预期强化:2024年下半年起,生猪供给同比降幅扩大(测算显示二季度猪肉供给量低于2022年同期),猪价有望进入上行通道,头部企业预计2025年行业盈利改善。
- 结构性分化: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降本增效(如温氏股份、牧原股份成本降至14-15元/公斤)抢占市场占有率,行业集中度提升或拉长高盈利周期。
- 若猪价反弹过快(如突破18元/公斤),可能刺激养殖户延迟淘汰母猪,延缓产能去化。
- 疫病扩散(如非瘟疫苗上市延迟)可能会引起被动去产能超预期,加剧价格波动。
- 价格中枢上移:预计2025年生猪均价或回升至16-18元/公斤,头部企业单头盈利可达300-500元。
投资机会:行业左侧布局窗口已现,建议关注成本控制优异(如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)及产能弹性较大(如巨星农牧)的企业。
需持续跟踪能繁母猪存栏量、仔猪补栏情绪及疫病防控进展,警惕去化没有到达预期或需求疲软导致的周期延长风险。
有记者问:据多家报道,消息的人偷偷表示,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,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,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。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答: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。
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,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:以大豆为例,分析人士指出,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。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,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。
近日,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·奥孔乔-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,笑谈这是一个“五年来一次”的问题。记者:“(美国)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,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,美国现在还在“船上”吗?如果美国退出,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?
(央视财经《第一时间》)始于1900年的美国纽约国际车展,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客商。但今年车展前夕,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业内震荡。在16日车展开幕的当天,记者来到了车展现场,发现在“关税阴影”下,整个汽车行业似乎弥漫着焦虑情绪。
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,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%。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,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,对方支付了30%的定金;而同规格洗衣机、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,能达到70%。因此,即便美国客户违约,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。
4月22日据天眼查,#文和友创始人翁东华卸任董事 ,此前曾在“甲亢哥”长沙直播中频频抢镜、“威胁性”发言,被网友诟病“损害长沙形象”。
美国搞关税大战,对中国是好事吗? “当然并非是,但这仗必须打
日前,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提醒,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,广州市在4-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。
当人工智能“遇上”心理咨询,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日前,笔者走进深圳龙岗企业——深圳市健成星云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健成星云”),深度探访其打造的星云星空云平台。
△美国加州州长纽森(资料图)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。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“违法”,给美国经济导致非常严重混乱和破坏。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。